(相关资料图)
信网3月14日讯(记者赵彦阅)提到青岛李沧,很多人会想到连片的大厂房,高耸的烟囱,轰鸣的机器声,进出厂房的大货车……这是昔日的李沧。如今的李沧,正在加快布局建设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示范片区等一批新兴产业园区,构建“3+2+4”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将低效片区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瞄准氢能储能的新型产业赛道,为企业发展培植一流的营商环境……面对新时代、新机遇、新课题,李沧正上下求索,加速“奔跑”,奋力赶超。再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以实干实绩打造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2023年预期区内生产总值增长6%,实现与主城区区位优势相匹配的双向奔赴。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塑产业新生态
近几年,李沧区一直以奔跑的姿态在成长,在加快“主城”建设,弥合城乡差距,补城市功能、都市文化等短板方面不断发力,“主城”之姿日渐丰盈,城区品质蝶变升级。但李沧区同样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作为曾经的工商业强区,青钢、青岛碱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外迁后,没有标志性的大项目大企业进驻,新兴产业也未发展起来,李沧面临产业空心化、产业方向不明晰、发展动能减弱、增长后劲乏力等问题。
李沧区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加快打造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这一定位精准契合了李沧的实际。将低效片区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紧紧扭住“创新”这个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加速淘汰落后动能,提档升级传统动能,不断壮大新动能,实现新老动能“相得益彰”。新旧动能转换、振兴产业无疑是今后李沧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2023年李沧区将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导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3+2+4”现代产业集群,建强氢能关键技术及配套产业链,成立数字经济产业联盟,培育新锐互联网企业15家,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以上。
培植一流营商环境高效便捷服务企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沧区新旧动能转换攻坚克难,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从工厂车间,到园区楼宇,先进制造业不断向产业链高端迈进。一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李沧区获评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区。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李沧以创新为引领,持续发展数字经济、智慧经济,数字技术与各产业加速融合,打造了省级示范数字经济园区。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孕育更多新动能,激发更多新活力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近年来,李沧区持续打造高效便捷有温度的政务服务环境,以干在实处确保“走在前、开新局”。组建“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服务队伍,实现11个街道和11个重点园区服务全覆盖,服务窗口进一步前移,服务阵地、力量、对象不断拓展,通过自助机领取营业执照累计1万余份。对重点项目难题实行“请来办”“领着办”,为175个重点项目解决了审批及招投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3380家企业提供免费帮办代办服务。
探索市场主体“极简办”“智能办”。实施“地址库备案制度”,只要企业注册地址在地址库条目内,仅凭1份租赁协议或入驻证明即可快速完成企业登记。承担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数字化场景运用试点工作,办事企业通过数据共享一键填报,申请材料70%以上实现“免提交”,申请表单80%以上实现“免填写”。
李沧区作为青岛的中心城区,承载着“老青岛”的记忆和提速换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期望。如今的李沧,正在展望未来,提振作风能力,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务实、专业的作风加快打造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在新发展格局中阔步向前。[信网·信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