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原来的常住人口达到了3800万左右,每年按照70万左右的人口数据在流失啊,十年间已经走了700多万了。
(资料图片)
大兴安岭地区是流失最严重的,达到了35%,绥化地区呢,是紧随其后,31%七台河是25%。黑龙江人都怎么走的呢?都去哪儿了呢?高考20万的,每年考生一多半考走了,出去再也不回来了,退休的也都奔孩子去了,再也不回来了。
还有做买卖的,打工的,出去了也就不想回来了。三亚、青岛是黑龙江人退休的首选,上海京是上大学孩子们的首选,以此类推的,深圳、广州、武汉、成都、重庆啊,合肥呀。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打工人的首选。呃,搓大岗的,刮大白的,有技术的都去了,出苦大力的也去了。呃,能考走,考上大学的走了,考不上的也走了。
有人说,那你考不上大学去干啥呀?流浪生活怎么办呢?靠爹妈给救济,靠着爹妈退休劳保费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在一线城市是晃来晃去,对于黑龙江也只剩下那一丝丝的乡愁了。
单纯靠一些公职岗位去吸引人才,吸引大学生落户,这个成为了黑龙江唯一的一个手段。而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不到真正的人才,如果外面和家里赚的一样多,谁又会选择背井离乡呢?
我认识一个老板黑龙江人。现在年过五十了。公务员,零几年的时候和同事一起来深圳旅游,看到招工广告工资都是五六千以上。
想到在家那两千左右的工资,他毅然决然的不回去了,让同事给他办一个停薪留职,同事劝他不要被骗了。他说留一年,被骗就骗了吧。一年不好就回去。结果第一个月拿到七千多工资,开心坏了。
两年后老婆也过来了,再过几年,工资都不按月薪算了,按年薪算。后来开了自己的加工厂,把孩子和父母都接过来,父母多年的老寒腿也没有再发了,他偷偷把家里的财产处理了,给父母规定夏天可以回老家玩,冬天不要回去。买了房产,事业蒸蒸日上。孩子也在这边大学毕业了。
人挪活,树挪死。没必要抱着死思想不放。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人类的祖先山顶洞人,还住在山洞里面呢!
现在也没见谁要回到祖地山顶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