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数据 >

今日入伏!全国头伏中暑指数地图出炉 12省份极易出现中暑天气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3-07-11 11:02:24

6月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极端高温天气,不少人直呼“热度爆表堪比三伏”。这样的热度还在持续,今天(7月11日)我国正式入伏,这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


(资料图片)

今年三伏有多长?会比前期更热吗?哪里将开启“伏”汤蹈火模式?中国天气网特别推出全国头伏中暑指数地图,看哪里中暑最高发。同时帮你认清三伏天五大养生误区,科学防暑“不踩雷”。

今年头伏期间华北高温先消减再发展

南方部分地区桑拿天超长待机

6月以来,我国北方华北、黄淮等地经历多轮高温天气,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山东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突破当地历史极值,江南、华南等地则多以闷热高温天气为主。三伏还未到来就已经这么热,今天入伏会不会更热?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表示,今年头伏期间,华北平原等地高温将先消减再发展,而南方部分地区将维持大范围高温闷热的天气格局,桑拿天超长待机。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新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西、海南等地的部分地区热力值拉满,在部分时段极易出现中暑天气。

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头伏中暑指数地图中可以看出,今年头伏期间,比较容易中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一带、江南华南一带以及新疆地区。

“头伏期间,华北平原高温将经历先消减再发展的过程。”王伟跃表示,11日至12日,华北平原高温逐渐被雨水浇灭,14日起这一带高温再发展,且从干热转为闷热。其中,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和北部、河南、陕西关中地区最高气温普遍超过32℃,加上湿度较大,不时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现身,较易发生中暑。

尤其在天津西部、河北中部和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局地最高气温可能超过37℃,白天体感闷热,午后又十分暴晒。同样是炎热,新疆中北部和南疆盆地、吐鲁番盆地一带头伏期间主打干热暴晒,局地最高气温或达40℃,上述地区极易发生中暑。

“江南、华南等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头伏期间气温较高、湿度较大,以闷热天气为主。”王伟跃表示,头伏期间,江南、江淮、华南等地多35℃以上高温天气,高温日数一般有7~9天,上述大部地区都较易出现中暑天气,其中长江中下游、江南大部以及华南中部和东部等地易发生中暑。湖北东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中部和北部、福建西北部、广西西部、海南岛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普遍超过34℃,部分地区有37℃以上的高温天气出现,同时最低气温也多在26℃之上,加上相对湿度较大,极易发生中暑。

总体来看,上述地区头伏期间暑热扑面而来,大家尽量避免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一气温较高时段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如出现体温持续升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谨防中暑和热射病。

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西藏、贵州、云南等大片区域最高气温多在32℃以下,天气总体较舒适,不易发生中暑风险,属实令人羡慕。

2023“加长版”三伏日历来了

连续第9年长达40天

三伏天有30天“普通版”和40天“加长版”。今年是“加长版”三伏天,7月11日入伏,8月19日出伏,这是自2015年以来连续第9年三伏长达40天。

伏的日期是我国古人按照干支纪日法推算的,俗语说:“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今年的夏至是公历6月21日,从夏至日算起,第一个庚日(庚戌日)便是6月21日;第二个庚日(庚申日)是7月1日;第三个庚日(庚午日)是7月11日,于是7月11日就成了今年初伏的起始日。

初伏持续的时间固定为10天,所以今年的初伏就是从7月11日至7月20日;末伏,是立秋之后第一个庚日。今年立秋是8月8日,往后找到的第一个庚日(庚子日)是8月10日,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末伏持续的时间也固定为10天,所以今年的末伏就是从8月10日至8月19日。

初伏和末伏之间的时间都是中伏,根据庚日来得早晚不同,留给中伏的时间一定是10天或20天,因此整个三伏的时长一定是30天或40天。今年的中伏从7月21日至8月9日,为期20天,今年的三伏也就是“加长版”的40天。

三伏天科学养生 避开这五大误区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防暑降温成为重中之重,网络上各种养生方法层出不穷,但并非适合所有人,避开以下五大误区,助你科学养生。

误区一、三伏贴包治百病

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中很重要的外治疗法之一,主要适用于治疗肺部、骨关节等方面疾病,以及适用于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虚寒型体质等人群。孕妇、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湿热体质和皮肤严重过敏的人群都不适合用三伏贴治疗。另外,贴三伏贴需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和病症进行用药。

误区二、绿豆汤喝越多越解暑

绿豆是寒性食物,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酷热天气下,冰凉的绿豆汤成为不少人喜爱的消暑佳品。但大量饮用绿豆汤容易伤脾胃,尤其是阳虚体质、湿气较重、四肢冰凉、易腹胀腹泻人群都不宜多喝。

误区三、防暑不怕凉

三伏天里,很多人都只关注如何防暑,喝冷饮、吃冰镇西瓜、洗冷水澡......炎炎夏日里这些消暑方式好惬意,但过度贪凉容易损害机体功能。例如,外出大汗归来,毛孔正处于张开散热的状态,在空调冷气或凉水的冲击下,毛孔会迅速闭合,导致体内热量无法散发,甚至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突然收缩,导致供血不足。而大量饮用冷饮,也会加重肠胃负担,引发身体不适。

误区四、伏天就要“以热制热”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有些人喜欢“以热制热”,通过促进身体排汗来达到消暑目的。体质虚弱畏寒、腰背和手脚易发凉、免疫力较低的这类人群,适合在三伏天用热水泡脚、喝姜枣茶、喝羊汤、晒后背、贴三伏贴等“热养法”让身体热起来。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以热制热”,内热体质人群如果采用“热养法”可能会导致上火,易出汗人群则可能因出汗过多引起心慌等不适症状。

误区五、最热时锻炼可提高耐热力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很多热爱健身人群即使烈日炎炎也依然坚持锻炼,以提高身体耐热力,但大汗淋漓会损耗体力和津液,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更要避免在户外过度运动,以防出汗过多导致血液黏稠而引发的心梗、脑梗等疾病。即使年轻人也需避开最热时段户外锻炼,以免中暑。

未来一段时间,我们都将处于“热热热”的感觉中,希望大家都掌握科学的养生知识,健康过三伏。

原标题:今日入伏!全国头伏中暑指数地图出炉 12省份极易出现中暑天气

值班主任:田艳敏

责任编辑:田艳敏
上一篇 下一篇
x
推荐阅读 更多
今日入伏!全国头伏中暑指数地图出炉 12省份极易出现中暑天气

6月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极端高温天气,不少人直呼“热度爆表堪比三伏”

2023-07-11
win8 dpc watchdog violation蓝屏怎么解决

win8dpcwatchdogviolation蓝屏怎么办给予人的体验还是非常不错的,小伙

2023-07-11
远古巫灵出装 远古巫灵怎么出装

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远古巫灵出装

2023-07-11
2022~2023年云南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布时间最新消息和云南养老金调整方案细则新进展(全文)

据社保网小编了解到,2023年养老金调整迎来新进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及辽

2023-07-11
住建部发声:房龄满21年房子一律按新规处理,老业主将迎来利好

房屋建设一直都是国家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因为对于许多城市规划来说,很

2023-07-11
重大工程加速落地 新能源保供火力全开

入夏以来,全国多地高温天气持续,带动用电负荷激增。近期,包括“沙戈

2023-07-11
1.2万影视人扎堆横店,降本提质增效、行业加速回暖

摄影:吴志每逢周三、周五,横店演员公会门口就会排起长队,这两天是横

2023-07-11
津城将现多雨天气 市防办:密切关注 防范汛情

昨日,市防办发布关于做好近日连续降雨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入汛以来,

2023-07-11
放量大涨!两大光伏巨头反击,行业市盈率创10年最低!北上资金动手了

放量大涨!两大光伏巨头反击,行业市盈率创10年最低!北上资金动手了

2023-07-11
BLG意外成榜首,选手半夜开大乱斗庆祝,能否保住联赛第一位置?

BLG与RNG的比赛则在7月12日与玩家们见面,这场比赛对于BLG来说还是比较

2023-07-11